在合生元奶粉中吃出白色虫子后,山东烟台的赵女士愤而向厂家“讨说法”。令她意外的是,厂家并没有启动系统的调查程序。赵女士提出和厂家一起将奶粉送检,也被拒绝,“公司没有这样的服务”。 “合生元不应该小看奶粉中的这条虫子,我代表的是所有孩子的妈妈,”赵女士认为,“这条虫子蛀坏的不仅是一罐奶粉,还在蛀坏合生元的品牌。” 奶粉中吃出白色虫子 “家里买的合生元奶粉生虫结丝了,儿子喝了拉肚子。”烟台龙口市民赵女士近日向中国青年网投诉称,8月6日,她在给孩子冲调奶粉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白色虫子,并有结成絮状的丝。 “是一只白色的长着翅膀的圆形小虫,当时还是活的,”赵女士回忆,当看到这个“不速之客”时,她心里“咯噔”一下,当即泛上一阵恶心。 赵女士说,其实前一天她在倒奶粉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串像缠成的丝一样的东西,“我当时还以为是塑料勺产生的静电,没有注意,还给扯掉了。现在想想应该是奶粉生虫结丝了。” 而同期,赵女士十八个月大的儿子也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在就医之后,“医生说可能是有细菌污染了奶粉。”赵女士说。 据介绍,发现虫子的罐装合生元奶粉,是赵女士今年7月8日在家附近的贝因美孕婴连锁店购买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一共购买了三罐合生元“呵护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每罐238元。 “这是新打开的第二罐,喝了将近三分之一。”赵女士称,儿子一个月要喝两罐奶粉。看到这罐奶粉生虫,赵女士不敢再给儿子喝剩下的奶粉,也未开启第三罐奶粉。 记者查看涉嫌问题奶粉外包装注意到,其标识的生产批号为34238,“原产国”为法国。生产日期是2012年12月30日,保质期到2015年12月29日。 8月7日,赵女士带着生虫奶粉前往贝因美孕婴连锁店。店家称会积极找厂家协商解决,并说按照惯例,“将这罐奶粉换一罐可以找消协,甚至食药监局。” 不过赵女士告诉记者,她曾致电当地的12315热线,对方答应协调调查,但此后没了下文。 合生元质量事件频发,“洋奶粉”只在中国销售 对合生元的官方答复失望后,赵女士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调查”。 她在网上搜索发现,合生元奶粉生虫案例已出现多起。如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内江市民陈先生为儿子冲调奶粉时,发现奶粉中有一只黑色小虫;2013年3月,滨州市民赵女士刚买没几天的合生元奶粉,也生出活虫子,7个月大的宝宝喝后吐奶腹泻;2012年9月,陕西马女士在冲泡合生元金装3段奶粉时,发现奶粉内有小虫…… “合生元一直宣传是欧洲原装进口,就是图个安心才买的合生元,原来出事也不是一次两次啊。”赵女士感叹。 她注意到,虫子、苍蝇、金属、明胶、菜叶、异味、变质……合生元产品各类质量问题多次被媒体曝光。据妈妈育儿网梳理,仅2012年八个月时间内合生元就出现质量问题16起。 而据合生元日前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财报,尽管营收与净利润均有所增长,合生元的品牌产品“合生元”奶粉和益生菌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均未达但到预定目标。合生元方面分析,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及集团销售团队“专注不足”造成的。 据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财报出炉后,合生元遭多家评级机构降级。渣打认为,合生元前景黯淡,决定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跑输大市”;汇丰则由“增持”降级至“减持”。 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合生元目前的会员营销模式,已经将其网络和销售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但由于合生元的出身和背景等原因,导致品牌形象尤其是口碑跟不上。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合生元公司在成立之初宣传中使用“法国合生元”的称号,一直对外强调采用欧洲奶源原罐进口,并率先在市场推出超过300元/罐的高价奶粉,这样的标榜甚至让消费者一度以为合生元奶粉就是一个来自法国的品牌。 不过2010年12月,合生元控股的合生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招股书披露了合生元的真实身份:广州合生元1999年8月成立,并于2000年注册合生元商标。而法国的合生元公司,注册于2008年7月,注册资金仅为1万欧元,业务为从事儿童营养品贸易。 2010年12月17日,合生元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2013年,在因涉嫌垄断被发改委处罚1.6亿元后,合生元总裁罗飞承认,这些来自法国的奶粉“只在中国销售”。 “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合生元奶粉,怎么就不能诚恳地对待消费者呢?”赵女士不解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