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今日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达到了272.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0.21亿元增长了14.6%,净利润达到了22.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7.38亿元增长了32%。由于上年同期因股权激励行权税收处理增加4.91亿元的利润,如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伊利今年上半年的扣非净利润为2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94亿元相比增长了91%。 伊利表示,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是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单价提高所致。公司利润增长原因主要是: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去年下半年产品售价调整使得本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公司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继续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在收入取得增长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下降;银行存款平均余额增加使得利息收入增加、财务费用减少;理财产品到期取得收益使得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从产品来看,伊利的液体乳实现营业收入207.08亿元,同比增长了15.29%,毛利率同比增长2.51个百分点,达到了31.04%;冷饮产品系列上半年的收入为30.4亿元,同比增加8.16%,毛利率达到了36.94%,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6个百分点;奶粉及奶制品的营业收入增长了9.1%达到了30.42亿元,而毛利率则增加1.62个百分点达到了45.87%。 对比上半年蒙牛红火的奶粉事业,伊利似乎也毫不逊色。前日港股蒙牛乳业公布半年报,公告显示去年并购的雅士利使其业绩大为增色。雅士利贡献毛利8.332亿元,贡献利润1.176亿。上半年,蒙牛的奶粉产品营业收入为19.33亿元,而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营业收入为30.42亿元,不过年报里并没有单独列出奶粉和奶制品两种产品单独的收入数据,无法与蒙牛的数据进行直接对比。 据公告称,伊利为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在新西兰投资奶粉项目,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意大利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与欧洲的荷兰顶尖学府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立欧洲研发中心,并达成了共建首个中荷两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的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分别列支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的两项职工薪酬,在今年上半年发生了大幅度的增长,自去年的12.02亿元增长到了16.18亿元,增幅达到了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