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伙伴变今日对手 鲁花较劲金龙鱼 胡军华 2015年,鲁花集团大力向市场传播其食用调和油公布配方比的消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招是冲着金龙鱼去的。 目前运作金龙鱼品牌的是丰益国际,而在1993年和2003年,丰益国际的前身曾两次入股鲁花旗下公司,昔日的伙伴关系在如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已难觅踪影。 多年“江湖恩怨” 调和油是金龙鱼的得意之作。1991年,第一瓶金龙鱼调和油下线,填补了当时市场空白,很快成为调和油市场第一品牌,至今仍稳坐该市场份额第一宝座。 现有的调和油产品,多数只在瓶身包装上标注原料成分,但不标注各成分所占比例。是否要标注成分比例,目前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各家食用油企业观点则大相径庭。 目前调和油的主力品牌,金龙鱼与福临门都没有公布具体成分比例。但反其道行之的品牌渐渐多了起来,先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旗下的金鼎食用油公布了调和油的成分比例,金鼎是调和油市场的新来者,虽然标新立异,但市场影响力有限,对金龙鱼、福临门并不构成实质威胁;而鲁花加入公布配方的阵营,对上述两品牌形成的压力就大不一样了。 鲁花是仅次于金龙鱼、福临门的第三大食用油品牌,渠道覆盖全国市场,而且公布配方打的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大旗,在这个话题上沉默的品牌也许会很被动。 鲁花与金龙鱼的“江湖恩怨”,远不止上述一个案例。 2011年,与鲁花签订“营销策划咨询协议”的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00万元,股权结构与莱阳鲁花相同。 调和油、大豆油当时是丰益国际主攻的领域,花生油则在山东市场很受欢迎,但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对此缺乏兴趣,属于区域性很强的食用油品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家相安无事。 当鲁花希望向全国市场扩张时,与丰益国际旗下金龙鱼的矛盾必然产生并且尖锐化。 一位熟悉鲁花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2004年,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大举开拓北京、天津等北方市场,而鲁花在金龙鱼的市场也燃起战火,竞争变得极其充分,甚至你死我活;而且鲁花也尝到了与老大对打的甜头,民营企业的狼性、狠劲、扩张性充分表现了出来。 上述人士表示,拥有金龙鱼的丰益国际现在与鲁花的竞合关系,在投资方面依然存在,今年鲁花也随中储粮公开其调和油全部配方,金龙鱼要如何应对,鲁花与丰益国际的竞合关系又将走向何方值得关注。 截至《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稿,鲁花品牌负责人没有回应本报记者的采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