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严冬未过,位于西北甘肃的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却逆市而动。5月20日,其招股书出现在中国证监会官网上。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拟募集资金843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扩大产能。这已经是金徽酒第二次发布招股书,去年,金徽酒就曾发布招股书,但没有过会。 全国白酒行业自2013年以来都不景气,大型酒企日子难过,区域酒企金徽酒业也好不到哪儿去。招股书显示,金徽酒业高档白酒销售收入放缓,毛利率持续下降。 金徽酒在招股书中称,此次募资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公司已经将业务触角延伸至西北省份,并将选择部分西北市场以外的机会性市场进行市场性培育。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高端白酒销售锐减时酒企募资扩能,新增产能或成未来的包袱。 去年,金徽酒招股书甫一发布,即遭到投资者质疑,称金徽酒控股股东李明的配偶杜楠,是上海会蒙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会蒙旗下的会蒙酒业曾是金徽酒的关联方,且一直在华东从事包括金徽酒在内的白酒、红酒销售。为避免同业竞争,2012年4月,上海会蒙将会蒙酒业转让。 此举看似给金徽酒上市扫清了障碍,但另外一家澳帝堡酒业有限公司却悄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再次招来同业竞争的质疑。在今年的招股书中,金徽酒对此仅一笔带过:上海会蒙酒业管理有限公司已实现转让第三人并更名。 知情人认为,杜楠身为金徽酒实际控制人之配偶、上海会蒙实际控制人以及上海甘肃商会会长,与金徽酒的诸多关联痕迹并未在招股书中如实披露,给市场留下重重疑点。 逆市扩能或是险棋 招股书显示,金徽酒拟公开发行7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份的25%,募资约843亿元,其中优质酒酿造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约592亿元,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投资约115亿元,信息化建设及科技研发项目投资约139亿元。 按照金徽酒业规划,募资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新增营业收入约678亿元,年新增净利润约199亿元。 现实情况是,2014年,金徽酒业总营收、白酒产品营业毛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13亿元、579亿元和125亿元,远远低于知名酒企,排名垫底。 国内上市白酒公司2014年白酒产品营业收入、白酒产品营业毛利、净利润前三名情况是,贵州茅台分别为31573亿元、29234亿元和15350亿元;五粮液分别为20026亿元、15121亿元和5835亿元;洋河股份分别为14039亿元、8635亿元和4507亿元。 与同业上市公司产品营业收入增长率对比,白酒上市公司平均增长率为-1454%,金徽酒为-727%。 微观来看,2014年,金徽酒白酒产品销售较上年增长-955%,中档白酒产品平均售价较2013年下降488%。 要想坐稳西北酒王的交椅,金徽酒业似乎认为更应该殊死一搏,七成募集资金将用于扩能,在白酒行业疲软的态势下,这是一个大招儿,更是一步险棋。 相对来讲,金徽酒业急于扩产的动机缘于原酒产量不足,公司原酒目前主要向四川宜宾地区的酒企采购。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金徽酒原酒自产量与采购量比例分别为4380%、5538%和5348%,优质酒酿造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公司原酒产量将达到13000吨设计产能,成品酒达到2万吨设计产能,基本满足公司白酒生产需求。 造成原酒不足的原因,金徽酒业解释称是受2008年汶川地震影响,部分窖池及生产设备破损严重无法使用,导致近年来原酒实际产能较低。 众所周知,白酒生产周期较长,从原料采购、原酒陈酿到成品酒销售等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尤其是中高档产品的原酒贮存老熟周期较普通白酒更长,更加大资金占用量。 另外,近几年白酒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也可能在扩能考虑之中,资料显示,我国白酒平均销售单价由2004年的195万元/千升提高至2014年的437万元/千升。 2001年至2013年,我国白酒新增产能累计255867万吨,存在产能过剩情形。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若未来白酒消费需求增速放缓,我国白酒行业市场竞争将加剧。 虽然,金徽酒认为自身在生产规模和经营业绩上,在甘肃省白酒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全国范围内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仍有限,不能短时间内成为国内著名或一级白酒品牌。 产能释放或致阵痛 从金徽酒招股书里透出的信息野心十足:金徽酒不仅要做西北酒王,更要跻身中国白酒十强。招股书称,金徽酒正积极稳步开拓西北市场,“并将选择部分西北市场以外的机会性市场进行市场性培育”,也就是说,很可能会将西北各省及以外省区,作为新增产能最终释放目的地。 招股书显示,金徽酒形成产品4大系列,40个品种,销售网络已辐射到甘肃省90%以上的市县,已开始进入宁夏、陕西、青海、西藏等省外市场。 金徽酒发轫于陇南地区徽县,甘肃省是金徽酒白酒产品最重要的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在甘肃市场实现主营收入分别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826%、9672%和9674%。 金徽酒业对单一市场形成了高度依赖性,未来产能释放势必会有不少阵痛。 中投顾问机构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此前受访时认为,白酒拥有人际关系润滑剂、礼品、个人小酌等多种定位,消费基础依然存在。白酒大众化需求及因消费升级引发的个人和商务高端需求会慢慢增加,企业应该摈弃以往发展思路,积极市场化并沿着市场主流需求布局。 记者调查发现,在甘肃区域内,类似本土品牌不少。在甘肃省,金徽酒面对的竞争对手有:滨河九粮酒业、汉武酒业、红川酒业等,这些酒业公司分布于甘肃南北,对金徽酒形成夹击之势。 此外,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全国知名品牌市场扩张步伐加快,正积极进入西北市场,如果金徽酒业不能快速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则可能会出现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下滑及客户流失的情形,进而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盈利能力减弱的风险。 金徽酒内“忧”外“患”,是国内白酒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现实。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白酒行业整体经营业绩增速显著放缓,行业进入调整期。2014年,我国白酒产量、白酒行业收入分别为125713万升、525889亿元,分别较2013年增长275%和569%,利润总额为69875亿元,较2013年减少10085亿元,自2013年以来持续出现负增长。 白酒行业经营环境变化,同样传导至金徽酒,未来也存在变数。 报告期内,金徽酒营业收入分别约976亿元、1093亿元和1013亿元,其中2013年、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较上一年度增长1204%和-734%;公司营业利润分别为160亿元、137亿元和151亿元,其中2013年、2014年营业利润分别较上一年度增长-1465%和1008%。 就在报告期内,金徽酒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已明显下降,分别为4257%、2085%和2052%。 金徽酒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所推白酒产品地域性明显,在甘肃白酒市场占有率较高,销售区域相对集中,若甘肃市场对白酒需求量下降或本公司在甘肃白酒市场份额下降,且本公司不能有效拓展省外市场,将对本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天健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25号)显示,金徽酒业2012年至2014年,净利润为约106亿元、108亿元和125亿元。 同业竞争关系隐现 同业竞争是IPO不可逾越的红线,为此,金徽酒控股股东等都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但是,金徽酒是否涉及同业竞争,从去年以来就饱受投资者质疑。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 2014年度,金徽酒向上海会蒙集团有限公司以市场价销售白酒价值1795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2%,虽然数额微乎其微,但上海会蒙与金徽酒千丝万缕的关联,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 招股书称,上海会蒙是金徽酒控股股东配偶杜楠所控制的企业。这家企业去年就曾被媒体质疑涉及同业竞争。上海会蒙对外至今留在网站上有销售酒类的信息,此外,上海会蒙还推出自有品牌红摩513,坊间有传闻此酒就是金徽酒的贴牌生产,记者多方努力未得到证实。 此外,杜楠曾在EMBA毕业论文详细阐述了红摩513产品市场定位和销售战略,不过,金徽酒是否为代工企业,在今年的招股书中未提及。 相关资料佐证,金徽酒早年间曾借助上海会蒙及上海会蒙酒业管理有限公司顺利进入华东市场,彼时,上海会蒙正是其华东总经销商。《金徽酒业2009年十大瞩目营销事件》一文显示,2009年10月开始在华东市场布局,短短两个月,实现销售过亿元,为2010年继续深入扩大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招股书显示,杜楠通过其控制的上海会蒙持有会蒙酒业100%出资额。2012年4月,上海会蒙将其持有的会蒙酒业70%、25%、5%的出资额分别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王军礼、毋卫刚、李永兴,至此,会蒙酒业不再是金徽酒业关联方,2013年4月,王军礼收购其余股东股份,并将会蒙酒业更名为上海文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蹊跷的是,2012年12月,一家澳帝堡酒业有限公司悄然登场,且公司地址正位于上海会蒙所在地—“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628弄5号楼15F”。 更奇怪的是,金徽酒招股书显示,一个名叫张婷的人持有广州中连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3334%股份,张婷所在广州中连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上海英之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0%股权,而上海英之玖持有金徽酒业股份9098%。 此张婷与澳帝堡酒业有限公司网站上所留联系人“张婷”同名。 上述信息隐秘而迷雾重重,似乎更应该在金徽酒招股书中如实披露。 金徽酒拟募资843亿元,其中优质酒酿造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约592亿元,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投资约115亿元,信息化建设及科技研发项目投资约139亿元 募资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新增营业收入约678亿元,年新增净利润约199亿元。 2014年,金徽酒白酒产品销售较上年增长-955%,中档白酒产品平均售价较2013年下降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