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耗时7年,造价236万人民币的人造牛肉,其诞生的意义不仅为未来世界的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美食选择,同时,有关于其是否应该进一步商业化生产的舆论也开始不断发酵。一场可能改变全球饮食结构的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人造牛肉」,是真肉 先前有一部名为《美食家》的法国电影,剧中的快餐大亨在鱼的骨架上喷制一种特殊的面糊,利用机器打压形成真鱼的模样,再经由烤制和添加作料,做成一盘可与真实鱼肉相媲美的人造烤鱼。 如此高效又美味的人造烤鱼开启了人们对人造肉的美好想象,但深究下来,电影里的人造烤鱼只不过如同今天的「素肉」和「蟹肉棒」一样,只能从外观和口感上满足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但就营养价值而言却无法与天然肉类相比。纯天然的肉类本身蕴含着一定比例的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等若干微量成分,即使是经过精密的人工配制,人造肉内部的蛋白质种类和物理结构也达不到天然肉类的标准。因此如此简单的肉类替代品无论是从营养成分还是供应量的角度来看都不能满足人们对食用肉需求。而基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观点出发,继续宰杀动物已经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于是综合以上两点,科学家不得不想出一个新的方案去解决未来人类吃肉的问题。来自荷兰的波斯特教授,因为干细胞培养技术激发了灵感,尝试从牛肌肉中提取干细胞,然后放进富含营养液的器皿里培育,最终造出了一块和普通牛肉几乎无差别的真正牛肉。但是这时人们不禁要发问,干细胞培养技术是什么?所培育出来的肉类与普通的肉真的毫无差别吗?未来人造肉真的能代替天然肉类,走向我们的餐桌,最终满足人类对肉类的需求吗? 干细胞增殖培育肉 最早开始尝试用干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食用肉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他们认为未来的太空旅行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要解决足宇航员吃肉的问题,在飞行器里养猪肯定不是办法。于是在2001年,NASA开始试验人造肉,他们用火鸡的肌肉细胞培养人造肉,但最终只得到了薄薄的一层表皮组织。这项被迫放弃的人造肉计划,在2002年被美国杜鲁大学再次拾起,他们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干细胞培养技术,终于在当年年底,由他们支持的生物科学研究会通过对金鱼细胞的培育,研制出了可以食用的肉片,这便是世界上第一批「能吃」的人造肉。 自此之后,荷兰政府开始投入400万美元大力资助人造肉的相关研究——波斯特教授就是最早在荷兰政府的资助下开展研究的。 波斯特教授用了7年时间研究如何将提取出的动物干细胞培养成可以食用的肉类,最初,他尝试培育老鼠肉并取得了成功,制作了人造鼠肉汉堡。在此之后,他开始培育人造猪肉,首先利用的是鱿鱼以及扇贝的弹性组织进行培育。但是波斯特教授经过试验发现,当他提取的是非猪肉体内的肌肉细胞时,培育出的人造猪肉并不能成型。而且相对于蛋白质含量达到99%的真正猪肉,实验室里的人造猪肉所含的蛋白质只有88%,其余的部分是水与核酸,低蛋白质含量的人造猪肉尝起来一点也不像猪肉。所以如果想要打造出完全逼真的人造肉,必须另起炉灶。 于是波斯特教授想到了干细胞增殖技术,因为动物体内的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的细胞。如果通过适当的实验室条件控制,并添加适量的营养液,干细胞增殖技术可以培育生长成各种组织、器官,最终还能形成动物体。 于是波斯特教授依照自己的设想:首次尝试了直接从牛的肌肉细胞里提取干细胞进行人造牛肉的培育。 但是,波斯特教授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从牛身上提取的成体干细胞经过培育之后,长成的人造牛肉无法形成整块的牛排。因为牛肉的厚度一旦超过0.5毫米,便需要血管为肌肉细胞输送氧气和养分,除此之外还必须提供定量的脂肪细胞,否则将无法获得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牛肉相同的纹理和口感。但是从现有的技术来看,研究人员无法解决肌肉、血管和脂肪细胞的生长速度同步的问题,所以波斯特教授选择性地避开了这些瓶颈。#p#副标题#e# 波斯特教授首先从牛的颈部无害部位抽取了一种名为肌卫星细胞的干细胞,然后将其放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让肌卫星细胞分化成肌肉细胞。因为肌卫星细胞本身就是一种生长性的肌肉细胞,在动物的体内经常扮演着修补受损的肌肉组织的角色,因此波斯特教授没有对肌卫星细胞的分化进行复杂的人工干预。仅仅是在培育牛肉的过程中不断提取出新的肌卫星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进行繁殖,因为肌卫星细胞的特征是分裂次数有限。之后肌卫星细胞分化成的肌肉细胞会自然组合成一种长度不超过0.3毫米的肌小管组织,当研究人员把每一个生成的肌小管都围绕着凝胶状的圆柱体摆放后,肌小管会自动收缩,最后慢慢的形成长条状的肌肉组织。 波斯特教授为了让大家能真实感受到人造牛肉的魅力,将数千根牛肉条切碎,与200块实验室培育的动物脂肪混合在一起,又加入了盐、蛋粉和面包屑等食材,同时还添加了红色甜菜根汁和藏红花为其上色,最后揉成类似于麦当劳汉堡一样的肉饼。 这样的牛肉汉堡不仅外表诱人,风味也得到了试吃者的好评。其中一位是美国美食评论家乔什·斯乔瓦尔德,他认为这样的人造牛肉口味筋道,堪称完美。但是另一位却给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人造牛肉十分接近肉,但是没有天然牛肉多汁,最重要的是,一块重142克的牛肉饼,成本却高达38万美元,而且从细胞培养成小肉条需要经历8周的时间,而仅仅一块肉饼就需要2万根肉条。如此耗时昂贵的牛肉汉堡到底优势在何处? 满足肉类需求,为环境减负 1/3123下一页尾页 |